文学襄军网 诗歌 穿越鹿门的诗意回响——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读札

穿越鹿门的诗意回响——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读札

吴荣强

湖北诗人吴明波的诗集《鹿门放歌》,以其深厚的生活底蕴和真挚的情感为笔触,细腻地勾勒出一位现代青年的生动轮廓。该作品以作者自身的生活轨迹与职业经历为灵感源泉,采用平实而恳切的叙述方式,将出生地与工作地之间的迁徙与奋斗描绘得淋漓尽致。全书分为四小辑:“故园之恋”、“在水一方”、“往事如风”和“漂泊梦想”。这些篇章之间巧妙地串联起琐细日常中那些平凡却又充满意义的瞬间,共同构建了一幅既真实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画卷。

吴明波的文字犹如一枚棱镜,每一行、每一页都折射出平凡生活的多面性。他并非仅仅将故土襄阳作为诗歌发生的背景或细微的底色,而是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剖析生活的本质,将其中的血肉之躯清晰呈现。以《写给襄阳》为例:“阳光给你披上七彩的霞衣/月光为你织就轻柔的霓裳/在离你千里万里的地方/总有人把你深深地念想/你似一位亭亭的少女/根植在恋人的心上/婀娜的身影/让身在异乡的游子/时常轻轻地吟唱——/襄阳襄阳/何日才能回到你的身旁”。

穿越鹿门的诗意回响——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读札
穿越鹿门的诗意回响——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读札

《写给襄阳》一诗深情地讲述了襄阳的美丽与游子的思乡之情,展现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开篇以阳光和月光为笔触,为襄阳披上了七彩霞衣和轻柔霓裳,生动地描绘了襄阳的美丽与迷人。这些自然景象不仅赋予了襄阳斑斓的色彩,更象征着它在作者心中的温暖与柔情。诗句“离你千里万里的地方,总有人把你深深地念想”,深情地表达了无论身处何方,总有一些人对襄阳怀有深深的思念。这种思念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远离,更是心灵深处的牵挂。

吴明波的诗歌创作,始终根植于最纯粹的观察、聆听与感受之中,他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石,发出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切之声。其表达手法与修辞策略,在不经意间交织出别具一格的新意,令人耳目一新。他巧妙地运用记事的笔触深入生活肌理,同时借由观物的视角,穿越那层薄雾般的诗性微光,触及事物的灵魂。无论是唤醒沉睡的往昔记忆,还是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之美,诗人都能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既简洁又深邃的诗意空间。

穿越鹿门的诗意回响——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读札
穿越鹿门的诗意回响——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读札

吴明波的文字不仅清新自然,而且直接而深刻,让人在阅读中能感受到情感的纽带与生活的和谐。在这部诗集中,他那根植于骨髓的火热情感总是得以诗意地显现。他的每个字句都背负着生活的重量,饱含着生命的丰富细节,这使得他的诗作深具内涵。其《寄远方的朋友》,便是如此:“你是那里面一道永恒的风景/静置于我心田一隅/又一次回眸凝视/掠过的是   飘逸的长发/浅浅的笑靥 还有/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该诗以“缕缕的思念”在清晨、午后、黄昏三个时间段的描绘,将思念之情具象化,如同黎明的朝阳和雨后的春笋,总是如期而至。这种比喻不仅表达了思念的持续性和强烈性,更突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牵挂。接着,诗中描述了远去的身影渐渐走近,朋友成为心中一道永恒的风景。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朋友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更传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珍视和怀念。同时,通过“静置于我心田一隅”和“又一次回眸凝视”等表述,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友情的深刻记忆和反复回味。

在回忆部分,作者提到了飘逸的长发、浅浅的笑靥以及一起走过的日子。这些具体的细节描写,不仅勾勒出朋友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更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这些共同的经历和回忆,成为了作者心中最珍贵的财富。最后,作者用“如梦的岁月,你储尽了生命的纯美”来总结这段友情。这里的“如梦”不仅形容了岁月的短暂和美好,更表达了作者对这段友情的珍视和感慨。而“你储尽了生命的纯美”则是对朋友的高度赞美,也是对这段友情的最好诠释。

吴明波的日常,实则是他个人感悟的独特言说场域。他巧妙地将自己融入诗歌的叙述脉络之中,于细微的生活体验中激发个性化的诗歌想象力,从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里唤醒每一个词汇的潜在能量,既根植于现实的土壤,又向超现实的领域延伸。无论是捕捉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微妙变化,还是挖掘那些常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诗人都致力于描绘出最为鲜活生动的画面。因此,他所写下的每一篇诗歌,都是自己认真活过的证据。可以说,为生活作证,是吴明波的义务,也是诗歌的良心。

在吴明波的诗作中,即便是冷静乃至温和的笔触之下,也依然流淌着温暖人心的善意与深情。他巧妙地将人与人之间细腻的爱意,以及生活本身蕴含的诗意,融入字里行间,恰如其诗名《爱情·雪》所寓意的那样:“你是一片雪花吗/随风穿行于我生命的冬季/在我最需要温暖的日子/你以飞翔的姿势/给我带来了一份/炉火一样的爱情/苍天可以作证/今生今世”。这份情感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了文字表面的冷硬,照亮了读者的心田。

在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将诗意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展现了人生中的悠然自得与丰饶充实。读者能在其平和细腻的诗性笔触下,感受到美的消逝与重生。《爱情·雪》以雪花为象征,深情款款地叙述了一段温馨而又略带忧虑的爱情故事。通过设问“你是一片雪花吗”,诗人巧妙地铺陈开全篇的主题。随后,他将雪花的飘然而降与爱情的悄然来临相联系,描绘了在最渴望温暖的时节,爱人如雪花般,携着飞翔的姿态降临,带来炉火般的温暖与爱意。这一比喻不仅生动传神,更凸显了爱情的珍贵与温馨。

继而,诗人以“苍天可以作证”来强调这份爱情的坚贞不渝与真挚深沉。他满怀深情地刻画了爱人晶莹剔透、柔情似水的美好品质,这些特质令他铭记于心。然而,雪花转瞬即逝的特性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他担忧这段爱情如同冬日里的童话,一旦跨越春天的门槛,便可能化为泡影。最终,诗人以“冬天的童话/在迈入了春天的门槛之后/便是我的梦醒时分”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爱情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忧虑。这种情感的转变,为整首诗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刻的思考空间。

我注意到,吴明波极擅长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微妙细节,或是脑海中电光石火般闪现的灵感火花。这些生活镜像,在他的思绪中逐渐清晰,激发起强烈的表达欲望。其诗歌不仅精准记录了日常生活的瞬间变迁,更深入挖掘并反思了潜藏于生活表象之下的困境与难题。他以打工生活的真实体验为蓝本,采用类似流水账的叙述方式,通过碎片化的陈述展现深刻的意义,从而超越了日常与当下的时间框架,重构了一个富有深意的空间维度。
吴明波早期的诗歌创作,同样以悲悯的目光注视着打工者这一群体——这是他最为熟悉且亲近的人群,他们工作、生活在他周遭的每一个角落。他敏锐地捕捉着所见所闻,以深情的叙事笔触将这一切融入诗篇,如《打工的人》一诗,便是对这一群体深切关注的生动体现。通过他的视角,我们得以窥见那扇鲜为人知的窗后,那个始终默默站立的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命中注定只是城市中匆匆的过客,在受伤与疲惫之后,那份源自乡下的根,总会以无尽的温柔牵引着他们,回到最初的家园。”

这些打工人如同迁徙的候鸟,随着节令的变化,南来北往,寻找着生活的出路。他们走出深沉厚重的黄土地,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诗中描述了打工人在城市边缘的小旅馆和出租房中落脚,像一粒粒野草的种子,随遇而安地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从不计较水、阳光和空气的多少,只是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他们穿梭于钢筋和水泥的森林中,像一片浮萍孤独地漂泊,面对机遇或陷阱,心中充满了不安与迷茫。

以行走的姿态探寻生活的真谛,构成了吴明波诗歌中一种独特的叙述路径。此行走不仅勾勒出一幅遥远乌托邦的愿景,更以一种犀利的笔触反观现实的艰辛与困顿。《打工的人》一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其营造了一种如镜般的氛围,诗人并未选取打工生活中的辉煌瞬间或尖锐冲突作为情节高潮来刻意渲染,而是将这些元素细腻地拆解,融入叙述的每一丝纹理之中。这种处理手法无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与敏锐的洞察力。正是这份真实而深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亲历其境,置身于打工现场,深切体会到了生活的百般滋味与人性复杂多面的交织。

在翻阅这部诗集的旅程中,我被一种强烈的熟悉感深深触动,仿佛每个字句都自带一股与生俱来的韵味。尽管诗中描绘的物象或许琐碎,不乏小资情调的自我倾诉,但这些情感,作为情感的一种,同样值得被理解与共鸣。吴明波的《鹿门放歌》,以其质朴无华的语言,以平和而舒缓的语调,巧妙地将个人的回望与现实的审视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心灵史”,更触及了那一代人乃至更年轻一代的共同记忆,激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

换言之,吴明波的诗歌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细腻地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生动场景;同时,它又似一首情感丰富的交响乐,其旋律在读者心田深处激荡起伏。我相信,每一位沉浸其中的读者都能深切感受到每个字背后,诗人心灵的颤动与生活的厚重。正如作家梁鸿所评价的那样:“语言如同缓缓流淌的小溪,既清澈明亮,又满载人间烟火。它并非浪漫化的矫饰,而是我们生活中自然存在的四季更迭、烟火气息的真实写照,带给人的是无比真切且温暖的体验。”

2024年10月12日于广东佛山

 

作者简介:
吴荣强,1988年生于广东湛江,现居佛山。从事过印刷工、灌装工、服务员、保安员、厨师等多种职业。目前为外卖骑手,亦诗亦评。个人事迹被《中国工人》《南方工报》《现代家庭报》《信息时报》及佛山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原载咸阳《秦都》杂志2024年第6期,《襄阳群文》杂志2024年第2期,《襄阳文艺》杂志2025年第1期

文学襄军网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自于网友、文学爱好者、作家自行上传发布,不代表文学襄军网立场,著作权由上传者(作者)享有或由上传者(作者)负责,文学襄军网小编无超能力逐一审核版权所属。敬请理解。转载请注明来源文学襄军网。http://wenxue.xysww.com/?p=2760

作者: 吴明波

吴明波,男,笔名“流云泊”,号“鹿门山夫”,1978年12月7日生于湖北省襄阳市。中专毕业以后,南下深圳,东莞打工5年。至今已在《青少年文学》《雷池文化》《江门文艺》《西部风》等全国5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文300多篇。其个人“漂泊风采”分别在《嘉应文学》《南叶》杂志刊发。个人传略收入《新世纪优秀作家诗人风采录》第1卷。合著诗文集《阳光之吻》由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客居黄陂10年,现在武汉黄陂任职色彩逗豆儿童摄影店运营经理,系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鹿门山文艺社社长。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710-336699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7598990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8:3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