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襄军网 襄军动态 报个喜!《鹿门放歌》诗评上了《淮南日报》

报个喜!《鹿门放歌》诗评上了《淮南日报》

放歌鹿门:从乡愁到人间
——简评吴明波诗集《鹿门放歌》

口 吴荣强

湖北诗人吴明波的诗集《鹿门放歌》摊开在案头时,仿佛有汉江的水汽漫过纸页。这部作品以作者的生活轨迹为经,职业经历为纬,在”故园之恋””在水一方””往事如风””漂泊梦想”四辑中,将从襄阳到远方的迁徙与扎根,织成了一张布满生活褶皱的情感之网。那些散落在日常肌理中的诗句,恰似鹿门山上的晨雾,看似轻薄,却能漫过岁月的山脊,在读者心头洇出一片湿润的回响。

吴明波写襄阳,从不用重彩。《写给襄阳》里,阳光是”七彩的霞衣”,月光是”轻柔的霓裳”,两句便为故乡敷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这光晕里藏着游子的心事:”在离你千里万里的地方/总有人把你深深地念想”。他笔下的襄阳不是地理名词,而是”亭亭的少女”,是游子喉间滚动的音节——”襄阳襄阳”,叠词里裹着的何止是乡愁,分明是把故乡嚼碎了咽进肚里,又从血脉里反刍出来的绵长。诗人不满足于做故土的描摹者,更愿做它的解剖者,用诗句划开生活的表层,让那些跳动的血脉、温热的呼吸,都成为诗的肌理。

这种对生活本真的触摸,贯穿了整部诗集。吴明波的笔像一把温润的刻刀,总能在最寻常的褶皱里刻下诗意的纹路。《寄远方的朋友》里,”飘逸的长发””浅浅的笑靥”不是简单的肖像,而是被岁月浸泡过的琥珀,将”一起走过的日子”封存成永恒。他写思念,不直说牵挂,却让它在”清晨、午后、黄昏”三个时辰里自然生长,像”黎明的朝阳”般如期升起,如”雨后的春笋”般破土而出。这种具象化的情感表达,让抽象的思念有了可触的温度,仿佛能听见时光在字里行间沙沙生长的声音。

日常在吴明波笔下,从来不是平庸的注脚,而是诗意的富矿。他擅长在菜市场的喧嚣里听出韵律,在出租屋的灯光下看见星辰,将生活的颗粒感转化为诗的晶体。《爱情·雪》便是这样的结晶——以雪花喻爱情,既写初遇时”飞翔的姿势”,又藏着”炉火一样的温暖”,却终逃不过”冬天的童话”在春天消融的怅惘。这种甜蜜与忧虑的交织,恰如生活本身的质地:没有纯粹的蜜糖,也没有彻骨的寒冰,只有冷暖交织的真实。诗人以温和的笔触包裹着这份复杂,让情感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既不刻意拔高,也不刻意煽情,如溪水般清澈,却载着人间烟火的重量。

当笔触转向更广阔的生活图景,吴明波的诗歌便有了更沉实的力量。《打工的人》里,那些”城市中匆匆的过客”,像”野草的种子”散落在出租屋与工地之间,在”钢筋和水泥的森林”里做着”迁徙的候鸟”。诗人没有渲染他们的苦难,也没有歌颂他们的伟大,只是平静地记录下那些被忽略的瞬间:受伤后对故土的回望,疲惫时对家园的念想。这种近乎白描的叙述,反而比刻意的抒情更具穿透力——当”乡下的根”以”无尽的温柔”牵引着游子回归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命运,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褶皱。

合上《鹿门放歌》时,窗外的月光恰好落在”漂泊梦想”这一辑的标题上。忽然明白,这部诗集最动人的,正是它的不刻意。吴明波不追求炫目的技巧,不沉迷宏大的叙事,只是诚实地记录下生命中的感动与困惑、牵挂与释然。那些看似琐碎的物象——故乡的月光、朋友的笑靥、冬日的雪花、打工者的背影,实则是一个时代的情感切片,既藏着个人的”心灵史”,也映照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正如作家梁鸿所言,这些诗句”如同缓缓流淌的小溪,既清澈明亮,又满载人间烟火”。它们不是精心修饰的盆景,而是山野间自然生长的草木,带着泥土的芬芳,沐着日月的光辉,在平凡的土地上绽放出不凡的诗意。读这样的诗,仿佛与诗人并肩走在襄阳的街巷,或是异乡的陌上,在炊烟与霓虹的交替中,读懂生活的本真——原来最深刻的诗意,从来不在远方的星辰,而在脚下的土地,在身边的人事,在每一个认真活过的瞬间里。

2025年7月29日于广东佛山

作者简介:
吴荣强,1988年生,湛江人,居佛山。曾从事印刷、餐饮等行业,现为外卖骑手。作品散见于《当代青年》《阅读时代》《延安文学》《湖南工人报》《羊城晚报》等报刊,个人事迹被《中国工人》《南方工报》《现代家庭报》等媒体报道。

本文原载《淮南日报》2025年9月17日A3版读书栏目。(诗集《鹿门放歌》吴明波著,现代文学出版社2025年7月第一版)

 

报个喜!《鹿门放歌》诗评上了《淮南日报》
报个喜!《鹿门放歌》诗评上了《淮南日报》
报个喜!《鹿门放歌》诗评上了《淮南日报》
报个喜!《鹿门放歌》诗评上了《淮南日报》

 

文学襄军网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自于网友、文学爱好者、作家自行上传发布,不代表文学襄军网立场,著作权由上传者(作者)享有或由上传者(作者)负责,文学襄军网小编无超能力逐一审核版权所属。敬请理解。转载请注明来源文学襄军网。http://wenxue.xysww.com/?p=2805

作者: 吴明波

吴明波,男,笔名“流云泊”,号“鹿门山夫”,1978年12月7日生于湖北省襄阳市。中专毕业以后,南下深圳,东莞打工5年。至今已在《青少年文学》《雷池文化》《江门文艺》《西部风》等全国5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文300多篇。其个人“漂泊风采”分别在《嘉应文学》《南叶》杂志刊发。个人传略收入《新世纪优秀作家诗人风采录》第1卷。合著诗文集《阳光之吻》由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客居黄陂10年,现在武汉黄陂任职色彩逗豆儿童摄影店运营经理,系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鹿门山文艺社社长。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710-336699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7598990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8:3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